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国际微电影艺术节微电影高峰论坛回顾(下)

[复制链接]

60

主题

88

帖子

40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20: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12月21日下午14时,深圳国际微电影艺术节微电影高峰论坛在艺术节主场馆多功能厅举行。本次论坛由天津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影视艺术系教授陈红汉老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亦中老师、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吴兵老师,华盛顿华语电影节副主席谢小舟女士,著名导演张全欣老师受邀作为论坛嘉宾出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主任余伟浩老师,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主任崔丹老师及来自全国的参赛导演及主创们悉数作为观众出席。
    本场论坛开场放映了两部优秀参赛作品:《茶话》、《生死相依》。随后主持人与嘉宾对微电影的本质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主持人:
陈红汉 天津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影视艺术系教授
对话嘉宾:
李亦中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  兵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
谢小舟 华盛顿华语电影节副主席
张全欣 著名导演、跨界艺术家

主持人陈红汉:
    微电影这个词在最近几年里成为热门词汇。在我07年从法国回到中国之前,从未听过微电影这个词汇。在我的认知中,微电影的概念与“短片”,“中短片”或“实验电影”类似,相信各位在时长方面或在结构上如何界定微电影都有自己的看法。微电影到底微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话题。

李亦中:
    先说几句感言,我前天受组委会邀请来到深圳,在场馆内看到几个字“蛇口再出发”几个字,按我的理解,这是深圳在改革开放后第二次进军。深圳国际微电影艺术节今年也是第一届举办,就是说,我们见证了一个鲜活的、打出国际口号的电影节。我也很高兴。
    我从教了30年,现在也在做科普微电影工作室,期间参与了很多个微电影节,所以我在对待微电影如何界定的态度比较明确的。微电影,还是以时间长短来划分的。我这次做为评委主要负责审阅纪录片,大部分影片片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国内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时长一般控制在40分钟左右,国外50分钟左右。我个人认为20分钟影片的叙事容量与80分钟影片的叙事容量是不合适比较的,所以,太长的影片不适合参与微电影节。
    从前年开始,“微电影”这个词一下就被提出来了。之前这类型片子不叫微电影,学校把这类视频叫DV创作,又俗称拍个视频。微电影其实就是视听语言,但是很多人会忘记前面有个“微”字。这个行业的规则会慢慢在发展中达到共识。我个人认为,微电影和短片还是有不同的。短片一般在时长上还是30分钟左右,微电影就普遍情况看就是10分钟左右。传播方面来看,深圳有微电影院,这类影院可以解读成放微电影的影院或迷你的影院,他们为微电影的播放传播提供一个场所。陕西卫视有华夏微电影栏目,每次播放25分钟左右的微电影,这是微电影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新媒体上的传播就是利用网络和手机。打翻了碎片化的市场。片子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事情与思想表达清楚。
    从电影的历史来看,最开始诞生的电影只有1分钟长,随后有将近30年的时间里大家拍电影就是10分钟长,在这个有效时间段里可以讲清楚一个故事。到后来影片时长变为100分钟,故事也越说越复杂。据数据分析,影片时长超过10分钟,网络点击量就立刻下去了。以前土豆网上“每个人都是导演”,现在手机也能拍微电影,比如美拍,爱拍等APP的出现,拍各类视频的人越来越多,这类型的视频出现也是说明微电影可占据碎片化时间的优势。我曾看到国外的导演说过一句话:短片,不是短的长片,而是从构思,密度,结构放牧去筑造一个故事。我觉得强调微电影的时间长短是根据观众的需求而来的,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用10分钟时间就可以表述清楚。

主持人陈红汉:
    李亦中老师从电影时长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做电影的人都知道一分钟影像,时长的限制会让导演从故事结构、表现手法上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有限时间内把想表述的东西说出来,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们对微电影的初步的体会是从长度来说的。另一方面,用建筑词汇来说,剪辑使得影片在建筑结构上进行重新架构。从拍摄的设备方面说,iPad,手机的诞生使得“人人都是导演”成为了现实,而移动媒体的诞生也使得微电影的传播更广泛,比如天津美院现在开设了一叫移动媒体的专业。从类型方面说,微电影又分为科普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公益微电影等。张全欣导演就在公益微电影方面做出过探索研究,接下来请张全欣导演给我们分享一下他的经验。

张全欣:
    我自己拍过四十分钟、二十分钟等不同时长的影片,让我内心佩服的是三五分钟里就能打动我的电影。三五分钟就能讲清楚的故事拍成了十几二十分钟的长片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就在今年的九月,我们有一个和优酷,搜狐及爱奇艺等几个大媒体合作的新媒体电影节,为什么不叫新媒体电影节而不叫微电影节?因为我认为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还没有明确的标准。而电影节可以分为长片、微电影等不同单元,这样感觉话更为国际化。今年我和几个导演,张一白、高群书、薛晓璐等人也交流过,在优酷、搜狐等一个短片创作大赛,最打动我们的是一部叫做《狗狗回家记》的影片,导演以一条狗的视角去讲述一个寻找主人的故事。故事非常简单,但确实在征集的两三百的剧本里这是最打动人的。
    去年我第一次尝试拍摄微电影,拍摄了《痒婚》这部片子,今年年初拿了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在主竞赛单元有50多部微电影,主创均是专业电影导演和电影演员。现在有很多专业的电影人去拍微电影,原因有三个:第一,拍摄微电影相对大电影来说压力较小。成本方面看,微电影无票房的压力,比如我拍《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部大电影花了四年时间,所以说如果票房过不了六亿这部电影就会亏损。微电影未构成如大电影一样的票房的压力。第二,创作方面看,我们熟知好莱坞剧本的创作手法,每十分钟有一次小高潮或剧情的推进。当时徐峥去思考泰囧的剧本时也是用的好莱坞思维,要打造一个无冷场的电影。我一直想拍一部关注夫妻之间感情的电影,于是我把想拍的东西先融入到这个一个小片里,拍了《痒婚之十年再爱你》。第三,情怀方面出发,导演出于各种情怀,《生死相依》是我在东方卫视的《东方直播室》这个栏目里发现了这个案例,是一个母亲想把孩子安置在广州弃婴岛的故事。东方卫视把这个栏目播出后,故事中的母亲遭受到了世人的指责,并未得到真正的帮助。我想用影像的力量让大家帮助她,最终通过这个影片也让她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这是我作为一个电影人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微电影要好玩,任性,微电影导演要对电影有敬畏之心,以对电影致敬的态度去拍摄。微电影不是DV视频,更不是广告长片,微电影是一首灵巧的小诗,这是我对微电影的看法和态度。

主持人陈红汉:
    张老师从电影的结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微电影在其公用性部分(特指影像人文关怀方面)有特殊的贡献。因其传播的便捷性,所以可以非常快速的传播出去。下面还有两位嘉宾,华盛顿华语电影节的谢小舟老师和北京电影学院的吴兵老师会就微电影产业方面的问题与大家进行讨论。

谢小舟:
    首先,我谈谈对微电影这个词汇的概念的理解。近几年“微”这个词汇非常流行,比如微博、微小说、微电影。我做电影节策展的时候征片分为长片和短片,这是从公正角度考虑的,5分钟的短片与100分钟长片所能承载的内容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我认为时长是导演进行的一个探索。导演对一个题材感兴趣或者是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去拍一个长片的时候,就用一种新的形式拍一个短片来尝试一下。现在后期技术的发达会弥补很多拍摄中的不足,但只有当导演前期进行完整的构思,才能真正做到对影片的把控。

吴兵:
    微电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事物。很多时候人们会单纯的讨论电影或讨论影像,可是微电影的“微”字,是代表这几年网络发展的一个标记。微电影是一个小体量的视听产品,不能在传统的院线及电视平台进行传统的发行。他不等同于短片,短片未形成完整的发展和发布平台,所以短片只有参加电影节或是以拼盘的形式凑成大电影进去院线。前几年有一个很短的风潮讨论DV设备的普及是否带来了作者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设备成本的降低仿佛昭示了短片的发展摆脱资金和市场的束缚去进行纯粹的个人表达,但这种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平台给了短片或者微电影一个身份或名字。因为有了平台,有了固定的发布的形态,微电影变成了非常流行的事物。资金和商业的涌入,于是一部分微电影也变成了广告长片。
    之所以说微电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是因为在最早电视剧产生的时候,也是由一批电影人来做电视剧的。当时的人们对这种新生事物产生了困惑。可是经过了10年左右的发展,电视剧经过数次改革,已固化成了一个47分半左右,20至40集数的固定形态。所以我认为微电影的产业化随着互联网的平台及市场对其需求会形成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类是因为创作成本低廉,会形成一个纯粹的作者电影的空间,在这个类型里讨论设备及技术手段是没有太大的意思,他的意义在于自由、随性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意识。另一类是微电影商业化发展,在网络的平台上微电影与商业进行结合,也许5年或10年以后微电影也会形成像电视剧一样的固化形态,包括影片核算及投入产出的渠道会形成标准化模式。
    总而言之,现在微电影处在一个过渡期,在寻找合适的姿势在行业内生存。微电影也有可能在未被固化之前就被新生事物取代的。对我而言,微电影为喜欢做影像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对影视本身去做探讨。我们应该对此持有包容的态度。


深圳国际微电影艺术节组委会
电话:086-755-85220199/18676799239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潮人电影仓库



官方网站:http: //www.iv-film.com
腾讯专区:
http://v.qq.com/zt2013/szmicrofilm
E-MAIL:laomao@iv-film.com
QQ: 1852308274
Weibo:@深圳国际微电影艺术节
微信号:iv-fil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07:44 , Processed in 1.7478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