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复制链接]

51

主题

84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23:5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座落在广东省深圳南山区西丽湖沙河西路4089号。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联合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在近日推出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中,该校在国内1335所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不含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第一名。
学校成立于1993年,原名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7年更为现名,2003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截止2014年7月,学院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五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84万平方米,有固定资产总值9.06亿元(校舍除外),其中教学仪器设备6.41万台(套),总值7.25亿元。开设专业99个,其中包括4个本科专业(与深圳大学合办)。全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6900余人,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172人。
历史沿革
1994年4月28日,深职院正式挂牌
1992年2月,中共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992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任命俞仲文为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备组组长;
1994年4月,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西丽湖校区教学大楼奠基;
1997年10月,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4月,深圳市职业技术学校并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华侨城校区;
深职院西校区
2003年9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4年9月,深圳市卫生学校并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
2009年12月,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8月,学校首次在2A批次与深圳大学联合培养招收应用本科学生234名。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15个教学单位,开办4个联合培养试点本科专业、77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611人, 正高185人,副高602人;博士255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珠江学者2人,特聘鹏城学者4人。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1165人,校外兼职(课)教师共1444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2%。
国家级教学名师:朱光力、刘红燕。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10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精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国家级示范专业
省级示范专业
国家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927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3.0亿元,2002年以来连续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以来连续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应用研发特色突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94件,软件著作权登记104件,共完成技术(知识)转移项目1305项,到账经费1.34亿元,科研成果转化收入达到2364.31万元。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试验站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校级科研机构8个。
市级科研团队


圳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级试验站: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综合试验站;
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发酵精制检测系统重点实验室;
市级科研创新平台: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生物活性物质功效及应用研究中心、农业文化创意与营销研发中心;
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资源库公共技术平台、生化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校级科研机构:职业与技术教育研究所、人文社科研究所、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旅游经济研究所、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所、超声技术研究所、台湾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研究所。
学术资源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馆藏图书资料212.5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200.62万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7.42万册,多媒体资料4.88万件;中外文电子资源33种(中文电子资源25种,外文电子资源8种),其中包括超星、书生等电子图书117万册;电子期刊166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31个。建成珍藏该校作者著作的"深职文库",包括实体书库和数据库,已收藏著作600余部。"永不落幕的大运"特色数据库,汇集了该校参与第26届大运会的所有电子资料。该校还建成深圳市高新企业数据库、留学指南专题资源库、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库等特色数据库,并自编《信息荟萃》等专题电子信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深圳职业技术学 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机电与信息工程、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医学技术与护理、建筑与环境工程技术、工程与应用数学、数字媒体与传播、印刷出版等;哲学与人文、经济与管理、艺术与设计、语言与文学、职业教育研究、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港澳台与比较教育研究等。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英国《科学文摘》(INSPEC Database)、美国《化学文摘》(CA)、《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文摘周报》等文摘类刊物、数据库收录转载期刊。
现任领导
(资料来源2014年9月学校官网)
文化传统
校训
"德业并进,自强不息"
"德业并进"意出《周易》"子曰:"君子进德修业。"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契合社会现实要求,挈领学校"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炎黄子孙民族精神之重要表征,是深圳"敢为天下先"城市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进取不已、勇于创新精神的高度凝练。
校徽

校徽
设计者:黄昶、周林一。
确定时间:2004年4月建校十周年之际。
新校徽以原有校徽为基础进行了改进。整个校徽以红色为主调,图案中"1993"是学校创立首届招生年代,中心三角形以深圳市市花勒杜鹃的基本形态变化而来,围合向心的" T "字,含英文 Technology (技术)与团结协作之意,中文校名与英译校名放在外围,饰以圆弧。整个校徽以圆形为主体形状,象征学校事业圆满、稳定、成功,显示了学校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积极开拓、热烈向上的朝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8 04:52 , Processed in 1.8580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